意大利瑞安商会

当前位置: 主页 > 意国新闻 >

《一路前行》系列之郑耀庭: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时间:2017-06-18 03:36来源:未知 作者:瑞安同乡会 点击:
《一路前行》系列之郑耀庭: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来源 2017-06-18 新欧洲侨报 )
一张张照片,呈现了七十年的光辉足迹;
一个个故事,描述了七十年的难忘岁月;
一页页篇幅,贯穿了七十年的风雨历程;
一颗颗赤诚,彰显了七十年的爱国情怀。
 
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翻开米兰华侨华人工商会70年的历史长卷,仿佛让我们看见了先贤们一路前行的点点足迹。他们情系侨胞,倾心倾力;他们视会如家,无怨无悔;他们高风亮节,积极奉献,谱写了一首首荡气回肠的动人篇章。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70年在历史的长河里,也许匆匆已过。然而在人的一生中,70年几乎已占据了全部。由娃娃落地到白发苍苍,从年少轻狂到老骥伏枥,脸上已刻满了岁月的沧桑。70年的漫长历程,对于一个侨团来说,是多么的艰辛和不易。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风霜雪月。历任会长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工商会的壮大和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这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事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因此,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把这些优秀传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与其说《一路前行》是一本纪念册,不如说这是一本沉甸甸的工商会的"侨史"。它集中体现了旅意华侨华人顽强拼博,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因此,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更是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历史象似一枚镜子,同时也是一份担当,更象一个心结。也许笔者没有精练而华丽的词汇来描述,但是要以真实的笔触把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给呈现出来,让后人知道旅意华侨华人先贤们是如何从艰难中起步,艰苦奋斗,走向成功,迈向未来。希望这本纪念册的出版,能够为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米兰华侨华人工商会发展的所有热心人士,勾起一段回忆,带来一丝感动,留下一份印记。(总编:周建煌,副总编:陈金满,编辑:欧 文)
 
郑耀庭1945年11月4日出生于瑞安市枫岭乡的偏僻山区大乍村,曾在乡里当过干部。1980年,随着当时的出国潮,他离开家乡,来到了意大利米兰市。在这里,他艰苦拼搏26年,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如今,郑耀庭不但已经拥有几家自己的公司、餐馆,而且已经成为意大利知名的侨领。他的三个女儿都已成家立业,小儿子也已以优异成绩从意大利高等学府毕业。都说成功的花朵是汗水浇灌的,对于郑耀庭来说也是这样。今天的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可这一切来得并不容易,那是他和他的妻子含辛茹苦奋力拼搏的结果。
 
他像大多数初到海外的华人一样,刚刚踏上意大利的土地,郑耀庭的“黄粱美梦”便在现实面前破灭了。生活很残酷,现实并不精彩。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去一家台湾人开的餐馆洗碗,从这个简单而繁忙辛苦的活计起步,开始他漫长的异国旅途。活计忙些苦些其实也没关系,让人受不了的是餐馆的台湾老板与台湾厨师在他面前故意显示的极度的高傲和对他这个洗碗工的鄙视。上班的时候,他装作不在意,忍了;下班后回到住处,却越想越来气。不管怎么说,回想在国内,郑耀庭先生大小也算是个乡镇领导干部,就连他的妻子胡玉兰也是位正式教师呐,凭什么现在要在这里受窝囊气?这样想着,他真想不干了。可那个时候,华人找一份工作很不容易,况且他的四个儿女这时也刚刚获准来到意大利。考虑到一家大小的生存,他将怨气咽进肚子忍了。就这样几年下来,郑耀庭逐渐有了一些积蓄。于是,他开始筹划创办自己的企业。最先开办的是一个工厂,很简陋,业务和利润还不错;几年后,当他不再对这样的生产方式感到满意时,在米兰开了一家餐馆,取名“桂林”。“桂林”管理完善、价格合理、服务周到,经营额一直稳步上升,渐渐成为米兰地区生意最好的几家中餐馆之一;在这个基础上,他又先后开办了“北京楼”、“荔枝园”、“桂园”等几家中餐馆,同时又成立了意大利“亚泰国际贸易公司”。至此,他的事业走向有了较大规模,一天比一天壮大。随着儿女长大成人,郑耀庭有了一定的空闲时间他就为当地的华人社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1996年郑耀庭被推选担任米兰华侨华人工商会笫五届会长.在担任米兰华侨华人工商会长期间,他积极宣传,号召广大侨胞遵纪守法,与当地社会和居民建立良好关系,倡导华侨华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组织和支持广大侨胞回国参与祖国和家乡的经济建设。他积极为广大侨胞排忧解难,解决侨胞之间、侨胞家庭之间的纠纷。为了争取广大侨胞在当地取得自身的合法权益,他几次组织工商会和部分侨领与米兰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对话。为了使华人下一代有机会学习中文,不忘根、不忘本,他还在任职期间积极创办了米兰第一家中文学校。
 
郑耀庭在担任米兰华侨华人工商会长期间正经历了香港和澳门回归两件大事,他以极大的热情和努力把米兰领区内的所有华人社团及广大华侨华人组织起来,通过各种形式来庆祝二地回归!他以自己的真诚之心,获得了侨胞们的信任和爱戴,在广大华侨华人和华人社团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2000年,郑耀庭先生虽己不再担任米兰华侨华人工商会会长之职,但是他仍热心公益,为推动中意交流而奔波。他历经数月为一位生活在瑞安乡村50多年的洋农民徐祥顺(意大利名字叫阿维热)寻亲一事,当时做为一段佳话,在央视以《故乡》、《乡恋》为题的纪实节目中重播了很多次。徐祥顺(阿维热)出生在意大利,3岁时跟母亲千蒂随继父千里迢迢来到瑞安仙岩沈岙村,50多年来,一直生活在那里。2000年6月,为寻找亲人徐祥顺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了万字通讯《意大利亲人啊,您在哪里?》 时任意大利米兰华人华侨工商会会长的郑耀庭在回乡考察投资期间时,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了这个新闻,于是他第二天就去仙岩看望徐祥顺一家。之后,他复印了两套寻亲资料,一套推荐给意大利报刊登出,并发动华侨提供线索;一套给了他在意大利比邻而居的老朋友卡尔罗夫妇,卡尔罗夫妇不负郑耀庭所托终于在2001年7月8日找到了徐祥顺的外公外婆。7月24日,郑耀庭夫妇和卡尔罗夫妇亲自把这个喜讯带到沈岙村,中央电视台及省、市电视台和多家报刊记者都闻讯而来。徐祥顺一家三代齐聚一室,听郑耀庭介绍寻亲经过。当天村里来了上百名围观群众一齐为卡尔罗一家喝彩,更为郑耀庭夫妇助人为乐的精神而鼓掌。当天,郑耀庭还代表意大利米兰华人华侨工商会向徐祥顺父子发出邀请,安排他们去意大利探亲。此时,作为意大利主要侨领,郑耀庭已接到国务院侨办的邀请书——赴京参加国庆节庆祝国宴和观礼活动。对于远离祖国的华人华侨而言,这是一种殊荣。但是,为了早日促成徐氏父子赴意探亲,郑耀庭毅然放弃了应邀赴京参加国庆观礼的殊荣。在徐祥顺父子办签证的1个多月时间内,郑耀庭光越洋电话就打了80多个。2001年10月12日,徐祥顺父子顺利踏上赴意寻亲之路。意大利多家报纸在显要位置上刊登了徐祥顺会亲的消息和亲人们相拥而泣的大幅照片,标题非常醒目:《出生在故乡的意大利儿子从中国回来啦》,文章也盛赞侨领郑耀庭为中意两国人民友谊所作出的贡献。
 
对于来自祖国的亲人,郑耀庭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多年来,他所接待过的来自国内的代表团、考察团真是难以胜数,他的热情关爱,给祖国亲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他还积极配合中国驻米兰总领馆做好侨务工作,总领馆的每一任总领事都对他称赞有嘉。难得可贵的是,郑耀庭不仅积极组织华人社团和华侨华人支持并且捐资祖国的建设,他本人也经常捐助善款。他不但在大兴安岭遭受森林大火和温州遭到台风袭击时带头捐资赈灾,还曾经慷慨解囊,赞助云南、哈尔滨的希望工程和温州华侨中学以及家乡兴建自来水、道路、桥梁等公益项目。据瑞安市侨联相关历史资料显示,多年里郑耀庭捐赠各种救灾、修桥铺路、支持贫困教育等善款273万人民币。
 
随着意大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成立,郑耀庭这个名字在这里的华人社会中愈发响亮。作为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郑耀庭和促进会的其他成员们一起,以民族大义为重,不遗余力地为祖国统一大业奔走呼号,招旗呐喊,有力地呼应了全球华侨华人“反独促统”的澎湃浪潮。他的行动,得到了意大利广大华侨华人的支持和响应;他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和贡献,得到了国务院侨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以及世界各国和统会同仁们的好评……月是故乡的圆,人是故乡的亲。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无不牵动着郑耀庭的心。自1997年以来,他在国内投资了几个项目,如瑞安安达汽配有限公司、上海泰胜中外贸易有限公司、江苏海门吉享达家居开发有限公司等等。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这是他心中最大的愿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难得可贵的是郑耀庭先生的事业与名誉获得双丰收,现在他正与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人生充满着欢乐和幸福。
  文:杜世杰
 
 
 
 
 
 
 
 
(责任编辑:瑞安同乡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